海外谈中国:神秘无尾隐身战斗机拥有可旋转的翼尖 提高控制能力
时间: 2025-03-31 00:47:53 | 作者: 按机型分布
产品详细
近日,社会化媒体上出现了一张中国神秘无尾隐身战斗机的新照片,可能是来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提供了更清晰的后部视角。这张照片似乎证实了此前提出的一个猜想:战斗机的外翼尖部分作为活动控制面。
本文是美国《战区》网站的一篇专栏文章,作者是Thomas Newdick和Tyler Rogoway,由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由于本文作者为美国人,对中国真实的情况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网络,所以部分认知与真实的情况不太符合,请大家理性看待,本人翻译此文章仅仅是为了转述外国人员在分析从我国网络站点平台流出的照片后表达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观点,希望我们大家能够理解。
这张照片最早发布在中国社会化媒体微博上。照片中的这架战斗机正在接近降落,飞越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拍摄时是白天。自首次曝光以来,一些观察人士猜测这款战斗机可能被命名为歼-50(属于中国的歼击机或战斗机系列),也有一些观察人士将其称为歼-XDS。在现阶段,目前我们根本没办法确认最终名称。
值得注意的是,这张照片的真实性没办法得到确认,但也没有一点迹象说明它被人为修改过,并且与我们之前看到的战斗机图像一致。
从后部看,并没再次出现一些人曾提到的“弹出式”机动尾翼,这种尾翼也曾出现在粉丝制作的渲染图中。有的人觉得,这种尾翼表面可能与机翼内侧齐平,在低速飞行时才会启动,来提升控制能力和机动性。然而,正如我们在分析中所解释的那样,这样的一种情况似乎并不存在,而这张照片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在战斗机处于低速飞行阶段时,本应该展开的“弹出式”机动尾翼并没有出现。
正如我们过去指出的那样,这些辅助尾翼会增加战斗机的重量和设计的复杂性,同时也会减少燃料的存储量,这些牺牲根本抵不上在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带来的任何优势。
显然,这款战斗机拥有可旋转的翼尖部分,可作为主要控制面,这一点意义重大。在这张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右翼翼尖处于前上后下的位置。像这样从前缘到后缘的翼面间距非常大,应该能提供很大的滚转能力,如果同时展开,还可拿来控制俯仰。这样,外翼部分与先进的数字飞行控制管理系统相结合,将有利于减轻无尾设计所带来的稳定性问题。
这种布置的缺点可能会降低隐身能力,不过设计师可能会认为这种妥协是值得的。在巡航时,通过限制这些翼面的活动,甚至完全锁定这些翼面,可能会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小这一影响,除非有较大操纵输入。不过,仅仅在这一个位置设置一个接合区域还是不太理想,就像鸭翼不利于隐身性能一样。
除此之外,新照片还让我们也可以更好地观察可能是驾驶舱顶盖的东西,这在之前的照片中不太明显。虽然也很难确定任何细节,但至少在驾驶舱应该存在的地方似乎有一个突出的凸起。此前有人猜测这架战斗机可能是无人驾驶的,但从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去看,情况似乎不是这样的,不过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凸起还可以容纳通讯系统,但目前来看几乎能排除。
由于照片的分辨率较低,我们很难确定战斗机发动机排气口的构造,但有一种说法是,这架战斗机可能配备了与美国F-22非常相似的二维推力矢量喷口。这种喷口除了提升隐身性能外,还能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和稳定能力,考虑到这是一种相对较重的无尾设计,这些都是关键问题。
总体而言,这架2024年12月26日首次曝光的无尾战斗机目前仍有许多未知数。不过,更多的照片肯定会出现,这些照片应该会逐渐让我们对这种新型设计有更好的了解。
- 上一篇: 周鸿祎回应送车被喷没诚心:我有点冤枉
- 下一篇: 最高院•裁判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