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核电成本比较
发布时间: 2025-02-20 04:17:03来源:乐鱼手机版官网下载安装
2012年以前,美国核电站由于开展延寿和提高容量改造,实施“9.11”事件和福岛核事故专项安全改进,忽略安全和成本的有效平衡,核电发电成本在 2012年达到 44.57美元/MWh的历史顶峰。
针对日益恶化的经营环境,美国核电站通过种种手段开展自救:一是在合理的安全监管条件下降低经营成本;二是推动州政府出台相关低碳政策,改善竞争环境;三是调整资产组合并持续优化。
2022 年美国核电发电成本达到 20 年以来最低值,为 30.92 美元/MWh,同比下降0.8%,比 2012 年下降近 40%,超过了 DNP 倡议设定的目标。
总发电成本包括燃料、资本和经营成本(资本成本可理解为每年增量投资,如维护性投资),其中 2022 年比2021 年的燃料成本下降 9.7%,资本支出增加 16.8%,经营成本下降 3.4%。自 2012 年以来,燃料成本下降 41.4%,资本支出下降 50.9%,经营成本下降 33.4%。在 2012 年达到峰值之前,核能总发电成本在过去十年中稳步增长。
规模更大的电站更容易分摊成本。2022 年,多机组的平均总发电成本为每兆瓦时28.64 美元,而单机组的平均每兆瓦时 41.08 美元。同比 2021 年,单机组电站的平均总发电成本增加了 2.5%,而多机组电站的平均总发电成本下降了 1.5%。
虽然两类电站的资本成本都有所增加,但燃料和经营成本都会降低。运行多个核电站也能通过规模经济分摊成本。2022 年,只有一座核电站的运营商的平均总发电成本为 32.60 美元/MWh,而多座电站的运营商的平均总发电成本为30.45美元/MWh。
(1)DNP计划推动经营成本下降。核电经营成本括许可证、安全、维护和人力等。为了应对天然气革命的低价冲击,2016 年美国核电行业提出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目标的“履行核电承诺”行动计划(DNP计划),提出了运营核电站所有的领域的多项优化行动,以降低核电站的各种运行成本,总目标是到 2020 年实现美国核电行业总发电成本下降 30%(以 2012 年为基准值)。
(2)资本成本近十年下降 50%。2012 年美国核电资本成本达到峰值,主要增长原因是“9.11”和福岛核事故后延长核电站许可证、升级和安全维护相关的投资。自2012 年以来,随着这些项目的完成,资本成本下降了 50%以上。2022 年资本成本较2021 年有所回升,还在于核电站正在完成在新冠疫情期间推迟的维护和升级项目。
(3)美国核电燃料成本较低。燃料成本约占总发电成本的 17%,2012年前燃料成本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铀价上涨,2008 年价格达到顶峰。此后,铀矿价格多年来长期处在低位,一些公用事业公司也缩短了合同周期。尽管 2020 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铀的价格有所上涨,但美国自冷战后每年从俄罗斯进口低价铀,燃料成本仍然较低,购买铀的价格低于其他国家。
此外,美国自 2005 年起设立保障燃料供应(AFS)计划,通过稀释高浓缩铀作为储备,以确保在遭遇供应中断时核反应堆稳定运行。然而,考虑美国政府对俄实行低浓缩铀禁令,地理政治学风险可能会引起其燃料成本未来出现上升。
2.中国的核电度电成本低于美国,且仍具备下行空间,中国的核电度电成本较低,且中美成本结构差异较大。
分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和美国 CEG 的度电成本,2023 年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度电成本约 0.2 元/KWh,而美国 CEG 约 0.265 元/KWh。
从结构看:2019-2023 年中国核电燃料成本/运维成本/折旧及摊销平均占比为 22%/39%/39%,中国广核燃料成本/运维成本/折旧及摊销平均占比为 26%/42%/32%, 美 国 CEG 燃料成本/运 维 成 本/折 旧 及 摊 销 平 均 占 比 为13%/65%/22%。
其中,1)燃料成本:美国燃料成本略低于中国,主要系美国购铀价格较低所致。2)运维成本: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运维成本较为稳定,且具备低成本优势。考虑美国人力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CEG 运维成本约为中国 2 倍。3)折旧及摊销: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每年折旧及摊销较为稳定,中国核电略高主要因两家折旧年限存在差异。
美国 CEG 折旧及摊销存在波动,主要系 2020-2021 年公司计划提前退役个别核电机组带来一次性的折旧计提。
对比 2022-2023 年,美国 CEG 度电折旧及摊销仅为中国核电运营商一半左右,主要因为 CEG 几乎所有机组均进入延寿折旧。未来中国核电机组进入延寿期后,折旧具备下行空间。假设度电折旧与美国 CEG 目前水平相当,约 0.04 元/KWh,总度电成本将下行 10-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