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解读火箭弹的发展、使用以及未来将“飞”向何方
时间: 2024-09-09 04:32:55 | 作者: 按动力品牌
产品详细
近年来的热点地区军事冲突中,各方对火箭弹使用频繁。其中,既有单兵使用便携式火箭筒所发射的火箭弹,也有使用专用搭载平台如直升机发射的精确制导和非制导火箭弹;既有简易火箭弹,也有制式火箭弹。这些使用场景,让人们不由得将火箭弹的发展、使用与“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句古诗联系起来。
那么,当前火箭弹的发展究竟处于哪个阶段?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今后会朝哪个方向“飞去”?请看解读——
提到火箭弹,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单兵便携式火箭筒所发射的弹药。但是,一些对武器装备有更多了解的人可能会想得更多,如火箭炮所发射的火箭弹和航空火箭弹等。
回顾历史显而易见,最早的单兵便携式火箭筒与最早的火箭炮列装军队都是在二战期间。也是从那时起,各国纷纷加大对火箭弹的研发与使用力度。
经过数十年发展,火箭弹的种类不断增多,用武之地也不断拓展,让人渐生“乱花迷眼”之感。
虽然说单兵便携式火箭筒所发射的火箭弹与依托专用搭载平台(车载、机载等)发射的火箭弹,后来发展路径不一样,但总体上仍能以一定标准加以分类。
比如,按保持飞行稳定的方式来分,它们可分为尾翼稳定式火箭弹和涡轮稳定式火箭弹。RPG-7火箭弹属于前者;匈牙利1944年研制出的“狼牙棒投掷器”所用火箭弹则属于后者,其尾喷管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弹药飞出后就可借助气流来自旋稳定,确保精度。
按是否有弹载制导装置,可分为非制导和制导火箭弹。早期的火箭弹都是非制导的;而后来的制导火箭弹,大都是基于传统非制导火箭弹改造而来。
按战斗部的属性,可分为常规战斗部火箭弹、核战斗部火箭弹等,绝大多数火箭弹为常规战斗部。冷战时期美国的“妖怪”空空核火箭弹,则采用核战斗部。
在这些基本类别之下,还能划分得更加具体和详细。如单兵便携式火箭筒所发射的火箭弹大多采用尾翼稳定方式,如果按弹体口径来划分,如40毫米、68毫米、80毫米、83毫米、93毫米、120毫米、132毫米等,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火箭弹。
再比如常规战斗部火箭弹,按其功用来划分,又可分为破甲、高爆、破片杀伤、多用途战斗部火箭弹等。
尤其是随着模块化设计应用于远程火箭弹,火箭与不同弹头按任务所需进行搭配成为现实,如“九头蛇”70毫米口径航空火箭弹就是模块化弹药,通过在标准化的火箭发动机上安装不同弹头,如高爆弹头、反装甲弹头、人员杀伤弹头等,就可用来遂行不同任务。
战力不俗,是火箭弹立身的根本。单兵便携式火箭筒所发射弹药对目标的“一一点名”,火箭炮所发射弹药对群体性目标的大范围覆盖……战场上的诸多成功应用,使火箭弹在战场上牢牢站稳了脚跟。“好用不贵”,成为推动火箭弹持续发展的动力。
但是,跟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随着现代战场开始“呼唤”更多经济适用类制导弹药,如何让传统火箭弹精确制导化,成为不少国家的研发课题。
如美国的APKWS-Ⅱ火箭弹,就是相关研发公司在“九头蛇”非制导火箭弹弹体基础上,研制、安装了一套半主动激光制导舱段,借此实现了向精确制导武器的转身。
俄罗斯研发的“威胁”系列制导火箭弹,包括S-5Kor、S-8Kor以及S-13Kor。其中的“Kor”是指弹道修正,意思是为非制导火箭弹加装制导系统,让其能辅助火箭弹来精准打击目标。
法国研制的“SYROCOT”精确制导套件,大多数都用在改造法国现役的大量68毫米和70毫米口径非制导火箭弹。套件有半主动激光制导和GPS制导两种组件。加装半主动激光制导组件后,火箭弹可用来打击静止或移动目标;加装GPS制导组件后,可在天气特征情况较差情况下使用。
以色列与罗马尼亚联合,在PRN80航空火箭弹基础上研发出了STAR80L型制导火箭弹。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发,试图将非制导火箭弹变成精确制导打击武器。
稍加留意显而易见,“向精确制导套件要精准打击能力”,大都是基于依托专用搭载平台(车载、机载等)发射的火箭弹,且呈现出一些共有特征。
一是突出了经济适用。这类套件使用的大多是惯性导航、半主动激光制导或卫星导航制导装置,从而让非制导火箭弹拥有了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精确制导能力。和其他别的制导装置相比,这3种制导装置的造价相比来说较低,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压低了改造价格。
二是精度方面有高有低。即使技术和工艺上不存在瓶颈,对传统非制导火箭弹的改造,各国也不会通过改造让其全部达到最高精度水平。除了价格这一块的考虑外(毕竟,达到更高精度就需要更多投入),战场需求牵引也是一个因素。在一些场合,较高精度的火箭弹就能达到目的。因此,将不同精度水平的火箭弹高低搭配使用,就成了一些国家的选择。体现在改造标准上,就是精度方面的要求有高有低。
三是具备了更大应用潜力。一些传统非制导火箭弹经改造获得精确制导打击能力的同时,其应用潜力也进一步增大。这种潜力经过挖掘和应用,就可成为精确制导火箭弹的新能力,使其拥有更大用武之地。如土耳其研制的“标枪”(Cirit)70毫米口径半主动激光制导火箭弹,先有了空射型,后来又开始发展陆基型。APKWS-Ⅱ火箭弹则通过持续改进,开发出了空对空、地对地以及地对空型等。
美国国防部联合打击小型无人机系统办公室去年6月举行了一次反无人机演示,众多反制武器中就有加装激光制导套件和近炸引信的70毫米火箭弹。
今年1月下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Calidus公司在UMEX第六届无人系统展览会上推出的新型发射系统,也集成了制导火箭弹。
这些动态反映着一个事实,那就是精确制导火箭弹仍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从更大范围来看,不仅是精确制导火箭弹,由于其所具有的强大战场适应性,所有火箭弹都在继续发展,并呈现出一些特征。
一是各型火箭弹呈“共存”“共生”态势。各国总实力上的差异、预设作战环境方面的不同、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各种需求牵引等,都会影响甚至决定今后各国火箭弹发展的重点。这一过程中,从当前一些军事冲突中近战所占比重依然很大的真实的情况来看,单兵便携式火箭弹会继续发展;精确制导火箭弹则会成为一些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发展的重点,朝着远程化、精准化、多用途的方向继续发展。
二是与其他弹药形成互补关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Calidus公司推出的新型发射系统,同时集成了制导火箭弹和Alheda导弹;俄罗斯研制的“文艺复兴”双口径多管火箭系统,同时集成了两种口径的发射管,可以发射两种类型的弹药——模块化远程布雷火箭弹和温压火箭弹。这类动态体现着一个趋势,火箭弹尤其是精确制导火箭弹将与更多的武器搭配使用,从而发挥出更大效用。
三是模块化发展。各国之前的专用搭载平台发射火箭弹不少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这既增强了弹药使用时的经济性、可靠性,也为后来的精确制导化改装奠定了基础。今后的火箭弹会继续走模块化发展之路,尤其是一些新立项的精确制导火箭弹研发项目,开始从源头起就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以便逐步提升火箭弹使用时的便利性、可靠性。
四是继续追求“物美价廉”。和APKWS-Ⅱ火箭弹的研发初衷相同,以色列将地面发射的306毫米口径EXTRA远程制导火箭弹改造成“冲撞”空射弹道导弹,也是因为这种改造相对来说“经济实惠”。对今后火箭弹的发展来说,追求“物美价廉”的思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虽然说随着射程和精度的增加,火箭弹的造价会有所提升,但各国研发人员同时也会采用更多措施追求“物美价廉”。当前一些实力丰沛雄厚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商,正在通过制造设备的持续升级、制造流程的自动化和对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减轻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重量,提高其效能,就体现出这个趋势。
- 上一篇: 捡破烂锯钢管捞沉船哈马斯的火箭弹都是怎样造出来的?
- 下一篇: 发射火箭弹时筒壁因何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