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前瞻|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中国本土时装周能否扩张有道?
时间: 2025-01-12 14:16:07 |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详细
中国本土时装周如上海时装周、成都时装周等逐渐崛起,展示了中国时尚产业的全球可见度。
02中国设计师在时装周上展示才华,吸引了国际大品牌关注,如Moncler在上海时装周上展示了十大设计师街区。
03除此之外,时装周已成为跨界合作的平台,如美妆品牌M·A·C与上海时装周的合作,以及服饰品牌与鞋类品牌的联名趋势。
04然而,中国本土时装周要扩大国际影响力,仍需面对诸多考验,如如何吸引更加多国际大品牌合作,以及提升本土品牌的国际化水平。
自 1997 年首届中国国际时装周,到 2003 年的首届上海时装周,随着厦门、成都、深圳等慢慢的变多城市将时装周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一年两度的城市“高光时刻”,在 2024 年再次迎来了它们的“金秋”。
首先,拥有“国际时尚之都”升级决心的发展策略,令慢慢的变多的本土品牌和设计师拥有了真实的商业化、全球化的成长机会。另外,品牌、平台、零售商在国际语境下的共同成长,庞大的中国纺织业与复杂的中国时尚产业体系,借此机会不断得到整合焕新,成为其共同实现全球化突围的底气。
在中国,慢慢的变多抱有“国际时尚之都”野心的城市聚光灯下,中国品牌与设计师的全球可见度正骤然上升。从慢慢的变多的本土时装周,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中国时尚产业的转型之路正在加速启程。
随着中国时尚产业不断走向成熟,扶持和推广本土新兴品牌已成为国内各大时装周的重任,“首发”、“首秀”成为关键词,比如早在 2022 年,中国国际时装周已入选首批“全球首发中心”,这些时装周已成为本土设计为世界所见的窗口。
在 H&M 中国设计中心负责人 Andreas Lowenstam 看来,上海时装周是“中国设计师显露头角、走向国际的重要舞台”。的确,近年来,这里见证了众多本土设计师的成长,更成为设计新星展示才华、同时真正接受市场挑战的起点。刚刚在上海时装周完成首秀的设计师 Joyce Bao 告诉我们:“这几年我感受到上海时装周愈发先锋和国际化,也注意到组委会越来越注重和投入更大的力量来支持和推广新的独立设计师品牌。”
面料和廓形的强烈对比是 Joyce Bao 首秀系列的一大亮点,而这一形象也是她从自身亚裔身份出发的,一次对于亚洲女性形象的重新思考和表达。Joyce 拥有在中国和美国的成长和生活经历,在新系列中,她希望“通过细腻易碎和坚毅攻击力的视觉共存。来更新和打破⻓期以来存在于东⻄方世界里的,亚洲女性的刻板形象和偏颇印象。”
设计师 Yayi Chen Zhou 同样具有多重文化背景,她在 2022 年于纽约创立了个人品牌 Ya Yi,并在今年入围了 2024 年 LVMH Prize 半决赛,此次在上海时装周的发布是该品牌的首次走秀。或许是因为自身品牌经营的经验,和跨越多个创意领域的背景,Yayi 的首秀已显得颇为成熟。舞者从宣纸中破出,与模同“演绎”历史上女性工匠的生活,好像来自欧洲宫廷的华丽细节和源自东方的静谧气质在这场表演中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对于像 Joyce 和 Yayi 这样的设计师来说,她们已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西方如何看东方,以及东方如何看西方,她们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观点,和对于亚洲女性形象的全新阐释,也成为上海时装周在国际舞台上的亮点所在。
热水野人则是本季时装周另一个“横空出世”的惊喜,这一由时装设计师成爱国打造的品牌成立于 2008 年,自 2016 年起,他一直在浙江宁波农村专注于“封闭式”创作,在近几年才开始逐渐被时尚爱好者注意到,在本季时装周的首秀则是该品牌一次较为完整的展示。
与其说成爱国在设计时装,不如说他是在真正制作衣服。实验性的创作手法、手工制作带来的独一无二的粗砺与精致、脱离时尚产业常规的经营方式,似乎都在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范式。
Ili Node 的主设计师 Abby Li 此前拥有担任买手的经历,谈及这一角色对品牌建立和经营的影响,她表示:“在当时就明白了没有办法满足所有人的口味这件事。在创立初期就定好了,想要保持在初心和审美的情况下,尽量结合中国市场的环境。”
Ili Node 在本季时装周带来了一场充满诗意的首秀,在“凝固时间”的主题下,通过轻薄柔顺的面料和 3D 建模的金属配饰,展现出时间流逝中的一个切面,传达浪漫而自由的美感。
对于 Ya Yi 来说,面料和工艺是品牌叙事的重要工具,在其独特的质感背后,复杂的工艺功不可没,但这也大幅度的提升了一个新品牌经营的难度。
Yayi 对 WWD CHINA 表示:“在品牌规模还小的情况下去坚持研发自己的特殊工艺和面料,是我们每天都在持续面临的挑战,因为它背后需要付出的经济和时间代价也是加倍的,我们应该在短短几个月内和世界各地的供应商进行远程的沟通和研发,再到大货生产的阶段,总有源源不断的问题是需要解决,这对我们设计团队、材料供应商与工厂之间配合度的要求是极高的。”
此外,为期五天的 2024 成都时装周,超过三十个品牌在此期间举办了 20 多场时装秀,线 万次,线 厦门国际时尚周则携手 300+品牌及机构,展现厦门原创设计与消费活力。
时尚产业要从始至终保持活力,设计人才的培养是其中的关键之一,尤其是当年轻人完成时装教育后,如何完成向设计师的角色转换,如何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事业,都需要更加多的资源支持。
从奢侈品时尚企业背书的奖项如 LVMH Prize,到孵化、扶持新兴设计师的机构如 Fashion East,人才支持网络的完善也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时尚产业成熟的标志。
在国内,这样的支持网络正在不断丰富,就在刚刚过去的深圳时装周,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与香港毛织创新及设计协会共同宣布成立深港毛织设计联合创新中心,打造集设计创新、人才教育培训、产业对接、商业落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今年,中国国际时装周配套商贸展会 Dhub 设计汇迎来十周年,也将继续第 13 届 10+3 Showroom 青年设计师基地基地计划入选品牌以及面向优秀设计师新人的“未来之星”作品展等扶持项目。
而诞生于 2015 的 Youtopia 是其中非常特殊的一员。作为 Labelhood 旗下面向学生群体的时装兴趣孵化平台,Youtopia 始终以服务未来想加入时装行业的学生创意群体为核心,整合全行业资源,为这些年轻人才提供更多机会。
今年,Youtopia 除了时装单元外新增摄影、装置、配饰及高中生单元四个竞赛维度,为年轻设计人才提供了更多展示创意的空间,同时,时装单元的决赛也进入了上海时装周官方日程。Labelhood 联合发起人 Tasha Liu 告诉 WWD CHINA,希望能够通过上海时装周这样的平台“让更多对时装感兴趣的年轻人的创意被时尚行业的前辈及大众所看到”。
在过去的九年,时尚产业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就一个设计师或是创意总监的角色而言,他们除了要具备设计才华,还要是社会化媒体明星,甚至要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承担品牌经营者的责任。面对市场环境带来的冲击,Youtopia 也在不断自我迭代,Tasha 对我们分享道:“今年最大的改变是我们不再盲目鼓励学生建立自己品牌,而是在这样的平台内给他们提供更多方向选择和合作可能性。同时我们也增设了‘呦桃人气之星’这样的奖项,给予到今年的选手向市场介绍自己的赛制,想让他们除了设计以外能够尝试更多以自身内容为出发,向大众介绍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创意。”
谈及未来,她希望 Youtopia 可以“成为一个更大的兴趣小组,而不是比赛的代名词,让 Youtopia 的新生都可以在这里寻找自我的同道中人”。今年,Youtopia 还与上海服装设计协会(SFDA)开启了长期战略合作,“让 Youtopia 的新生们链接更广阔的视野”。
设计师无疑是时装周的主角,但随着时装周的辐射效应不断放大,赛道的横向拓展,本土纺织供应链的焕新、技术与艺术的双重迭代--时装周也慢慢变得成为跨界合作的平台,激发出时尚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更多可能性。
今年 4 月,厦门国际时尚周就探索了时尚与科技的结合,为 6 位原创设计师品牌打造6场充满科技感、未来感的时装秀,AI 智能、数字孪生、可穿戴设备、可持续材料、仿生拟态等新技术、新材料被应用于服装穿戴及场景效果的呈现中。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国际时尚周”在创办之初便将名称从传统的“时装周”定义为“时尚周”,显露了厦门基于“时装”之上的更为宏大的抱负——通过时装链接整个时尚产业,后续通过融合运动装备、本土设计力量、全产业链的科学技术创新,助力福建乃至南中国运动时尚产业集群升级。
在成都市成华区东八区影视文创园落下帷幕的 2024 成都时装周,也汇聚了时尚产业的设计、制造、品牌、营销等所有的环节的力量,一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展示了美妆、造型、儿童模特等内容,推出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时尚快闪、展陈等相关配套活动。
市场边界同样在被拓展。在诸多跨界合作者中,美妆品牌自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虽然秀场妆容早已是时装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品牌层面与时装设计师进行合作,也成为美妆品牌越发看重的丰富品牌叙事的契机。
M·A·C 已与上海时装周进行了多年合作,本季也不例外,M·A·C 中国区彩妆艺术总监许佳带领彩妆师团队为 Comme Moi 等多个秀场创作了妆容。
妆容向来对于设计师的叙事和品牌理念表达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同 Comme Moi 品牌主理人吕燕所说:“在时装秀里妆容和服装造型是一体的。好的秀场妆容,是整场秀完美落地的必要元素。”
在开幕秀 Comme Moi 的 T 台上,模特身着利落潇洒的 2024 秋冬系列,眉眼间的一抹红色尤为引人注目。对于此次的妆容设计,吕燕认为这是“一种自信而大胆的声明”,她告诉我们:“这一季我们大家都希望彰显女性鲜明而生动的美。整体妆面我们以眼妆为重点,弱化了别的部位。红色是一种非常跳跃有冲击力的颜色,高饱和的红色能够极快的吸引人的注意力,我认为它可以传递出强烈的自我特性和情感。”
Charlotte Tilbury 则是本季上海时装周的新面孔,该品牌的全球彩妆艺术总监兼品牌缪斯 Sofia Tilbury 此次为 MarkGong 的新系列打造了秀场妆容。
对于妆容的重要性,Sofia 在 WWD CHINA 的采访中表示:“我认为化妆至关重要,化妆能够真正传达出故事情节,赋予角色生命力。我们甚至讨论过是不是能够让一位模特表现出哭泣的样子,让黑色的眼线沿着脸颊流淌下来,或是擦掉她一侧的口红。虽然最终我们并未采用这些创意,但这些讨论体现了化妆在讲述故事方面的无限可能性。”
与 MarkGong 的合作对 Sofia 来说显然是一次愉快的经历,而与 MarkGong 秀场创意的灵感碰撞自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谈及设计师 Mark,她称赞道:“Mark 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他非常善于创造乐趣,富有创意,并喜爱享受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与这样有才华的人合作,也激发了我的创造力。”
MarkGong 2025 春夏系列以《欲望都市》中的角色 Charlotte York 为灵感,在秀场发布的开始,随着帷幕拉开,一个“完美主妇”的生活场景展示在观众眼前,当模特甩开家务走向观众,“乖乖女变坏”的主题也随之呈现。而此次妆容的设计同样与这一主题相辅相成——散发自然光彩的底妆、精致强势的眼线、红色或裸色的饱满唇妆,勾画出一个复古又前卫、大胆而张扬的女性形象。
而在创意层面之外,时装品牌与美妆品牌的相互赋能同样是秀场合作慢慢的受到关注的原因。谈及此类合作对于 M·A·C 品牌建设的意义,许佳表示合作最终呈现的妆容“是我们和外界沟通的语言,丰富的色彩和产品是我们传达审美的媒介,也是我们对未来‘美’不设限的不同思考。”而对于美妆品牌与设计师的联名趋势,吕燕也与我们分享了她的观点:“两种品牌文化的相撞,也有一定可能会形成另一种价值,从而使得其衍生产品更具内涵、更为丰富。但联名同样是需要‘慎重’的,品牌观念契合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除此之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于濮院羊毛衫市场的产业规模,作为本土时装周的新兴成员,今年上半年 2024 濮院时装周在浙江省桐乡市濮院时尚古镇启幕,推动当地产业跨界交流与工艺转型,助力针织重镇濮院与国际时尚接轨。
就在以北京、上海为圆心的本土时装周热潮落下帷幕之际,10 月 23 日,2024 柯桥时尚周(秋季)在浙江绍兴启幕。作为链接全球的“国际纺都”,柯桥聚集了 8000 余家纺织企业。除却时尚周以外,2024 年第 26 届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秋季)、2024 年第七届世界布商大会,以及 2024 柯桥时尚设计展(秋季)等一系列活动密集举办,本次纺都系列活动,吸引了 800 余家参展企业,这中间还包括 30 家境外企业和 30 余家国际纺织行业协会,展位总数超过 2200个,创下历届新高。
国际化自然是国内各大时装周的发展目标,但如何国际化却是一个仍然有待探索的课题。
在近几年,这些时装周与国际大品牌或机构的合作越发频繁,比如本季深圳时装周将呈现“中法时尚之约:万物再生长可持续时尚艺术计划论坛”,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也在今年协办了“中俄时尚之夜”主题文化活动,展示了中俄两国多位服装设计师的作品。
在本季上海时装周,国际大品牌展示出了更大的合作热情,如果说闭幕秀 Vivienne Westwood 已经足够引人注目,Moncler 则以“天才之城”将上海时装周的热度推向新的高峰。
在占地 30000 平方米的中国船舶馆,Moncler 打造了十大设计师街区,展示全新时装系列。10 月 20 日当晚,包含 Rihanna、A$AP Rocky、Anne Hathaway、Rick Owens、藤原浩等国际巨星和设计师的嘉宾阵容在活动现场和社会化媒体上不断掀起热潮,根据 Moncler 提供的数据,此次活动的直播在数字平台上获得超过 5700 万观看量。
即使没有像 Moncler 这样将重磅活动落地上海的“大手笔”,许多品牌也开始探索与中国设计师合作的更多形式。
比如 H&M 就与 Garçon by Garçon 推出联名系列,并在兴业太古汇开设了快闪空间。谈及此次合作的原因,Andreas 表示:“我们与上海时装周双方都希望借由本次合作,与富有创意的本土设计人才拓展时尚产业的可能性、为中国新生代时尚力量带去更多关注与支持,同时也更好地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多元化的需求,拉近与热爱中国和亚洲文化的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Andreas 还说道:“四年前我来到上海工作,并开始参加上海时装周,我被其所呈现出的创意惊叹。上海时装周至今已经走过 20 余年,在此期间,平台、参与的品牌和观众都在不断成长。”
来到上海四年,他观察到“慢慢的变多的优秀中国设计师从上海时装周涌现、逐渐发展成熟,并走向更高的国际舞台。他们在新的语境之下一直更新自己的身份,影响力也逐步从风格扩展至圈层,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接壤国际市场。”而在未来,H&M 中国设计中心也将继续深化与本土市场的联系,计划通过其它形式与中国设计师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当然,国际大品牌对于上海时装周的关注,与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不无关系,但上海时装周要通过原创设计力量和产业资源的汇聚建立全球影响力,成为一场真正的国际盛事,仍需面对许多考验。WWD
- 上一篇: 低碳智能技术推动柴油发电机绿色升级
- 下一篇: 2024年高压氧舱十大品牌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