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sdlhs.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sdlhs.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sdlhs.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gsdlhs.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点亮“夜空中最亮的星” 用坚持和创新守护美兰机场助航灯光的24载峥嵘岁月_乐鱼手机版官网登录网址_乐鱼手机版官网下载安装_乐鱼手机版官网登录网址

乐鱼手机版官网登录柴油发电机组,乐鱼手机版官网登录发电机组价格,发电机厂家

18年专注于发电机组的研发生产
中国发电机组知名品牌

全国咨询热线13951164308 13901431694

案例展示

乐鱼手机版官网登录网址

点亮“夜空中最亮的星” 用坚持和创新守护美兰机场助航灯光的24载峥嵘岁月

发布时间: 2024-12-11 21:44:48来源:乐鱼手机版官网登录网址

  凌晨两点的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美兰机场”),正准备为当天最后一架飞机点亮“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航班的精准降落。到了航后的深夜,美兰机场的“夜行者们”便出没于各灯光室,针对低压供配电设备、调光器、助航灯光监控系统、柴油机组、助航灯光运行抢修车等设备做全面检查,严格按照适航标准进行管控,保障夜间航班的起降安全。

  “夜空中最亮的星”便是在夜间或者能见度低的情况下,为起降的飞机指引航行方向的助航灯光,被称为机场的“外眼”,而美兰机场“夜行者”便是助航灯光师们。现在的美兰机场配备了超3600盏助航灯具,黄标就是管理维护这些助航灯具的保障人员之一,他将24年的时光倾注在机场助航灯光的事业上,用兢兢业业追求创新的劳动精神书写华章,为美兰机场乃至民航业的助航灯光的发展贡献力量。

  黄标,1966年生于海南澄迈。当时的海南仍为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尚未建省。1988年,海南刚宣布建省办经济特区,22岁的黄标,察觉海南将迎来历史性的巨大转变,于是他抓住机遇,专注学习专业知识,终于在1991年成功获得电气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后来调入民航海南省局变电站工作。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海口大英山机场(现美兰机场前身,以下简称“大英山机场”)需要大批电气类专业人才,他毅然选择加入机场,成为了一名助航灯光运行工。

  伴随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飞速发展,大英山机场周边建筑楼层日益增高。局限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大英山机场的发展,飞机频繁起降的声响困扰着附近市民,建设新机场迫在眉睫。199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兴建美兰机场。得知这个消息的黄标,心中充满憧憬和期待。他知道,美兰机场的修建代表着海南繁荣发展的明天。

  美兰机场在建期间,黄标及灯光站的其他员工,为保证美兰机场建成后顺利通航,在保证大英山机场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利用上岗时的晚间休息时间,奔赴美兰机场研究助航新设备的相关资料及使用方式。

  转场期间,为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黄标连续三天三夜坚守在岗位上。当时灯光站尚未配置场内用车,仅能靠步行检查场内外超1800套灯具,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一想到旅客的生命安全,黄标再没有顾忌,穿着皮鞋、卷起裤脚就顺着机场跑道步行检查灯光设备。他跑跑停停,不时蹲下来检查,汗水浸湿他的衣服,直至检查完所有灯具设备,才疲惫地坐到地上休息。“那是一种使命感,不去完成就感觉没尽到责任,努力和付出才会有回报。”他这样说。

  二十年来,助航灯光站从1800套灯具增加到现在的3600套灯具,黄标用他的青春岁月,见证着美兰机场及灯光站的成长。他现在也会时常提起初到美兰的时候,当时人员数量少,基础保障设施还不完善,附近没有商场、饭店,且灯光站地处机场最西边,午饭时间不足,饥饿时仅能饮水充饥,值班的很难吃到一顿热腾腾的饭菜。苦中作乐是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美兰机场建成后,不断完善员工办公生活区食堂、超市及运动场等配套设施,员工幸福感不断上升。

  “大家都在为了美兰机场变得更好而努力,在不断劳动中发挥着价值,每当有成果的时候就感到特别幸福,一切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黄标师傅如是说。

  美兰机场初建时,助航灯光站配备有1842套外场灯具及调光器、低压配电、柴油发电机等灯具设备。面对全新的作业环境和先进设备,身为灯光站站长的黄标意识到,制定一套属于灯光站的管理模式才是维稳之计。结合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灯光站当时的设备设施,黄标与站内其他技术骨干经过数月的研究探讨,开发出含60多种人员管理规章、54种工作记录方法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将人员与设备纳入安全有效的管控之内,使灯光站在仅12人员且轮换得当的情况下,还能对站内所有的设备做全面、有效的管理。

  令黄标最为自豪的,是与同事共同开创的每日工作卡及应急工作卡等制度。由于灯光站设备多,维护维修工作繁琐,现场安排工作可能出现疏漏、失误。如何更加有序地开展保障工作,给黄标提出难题。对此,黄标等人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方法,制定各项工作卡制度,实现日常管理科学规范化、设备故障处理程序化,降低设备故障处理时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概率,全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效能。

  2002年,民航中南管理局在美兰机场西灯光站召开中南地区助航灯光交流会上表示,中南地区其他机场要学习美兰机场助航灯光站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这为民航早期助航灯光管理体系的进步与发展,起到的必不可少的推进作用。

  每当提起助航灯光室过去的创新与成就,黄标师傅总是谦虚地摆摆手,他回忆更多的是和同僚们同甘共苦的日日夜夜,和永不放弃攻坚克难的精神。他说:“过去的成就都是站内所有同事共同完成的,能为中国民航界做出贡献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现在还要一直创新和努力。”

  “美兰机场刚建成时,人力和物力都比较匮乏,很多工作都要求我们手动去完成,买不起昂贵的设备,我们就想办法用最便宜的方法去创造,现在灯光站很多地方,仍然沿用当年我们技术改造后的设备设施”,黄标师傅满脸自豪地说道。

  以助航灯光电源自动投入控制管理系统来说,助航灯光站投入运行前期,由于继电器控制电路实现电源自动投入的控制方式控制元件多、线路复杂且近半数的继电器处于长期通电状况下,系统故障率较高、可靠性较差、维护维修不方便,难以满足Ⅱ类助航灯光运行的高标准要求。更换一套约20万元的先进设备就能够解决上述所有问题,但20万元对于当时灯光站来说,可谓是天文数字。问题不能逃避,攻克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黄标组织站内人员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通过查阅各项资料、技术咨询、技术研讨及外出考察等方式开展研究,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设计出一套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方式的技术改造方案,自行绘制图纸、编写程序、组织安装、现场调试,最终顺利投入运行。技术改造后的设备完全解决旧时设备的各种缺点,值得一提的是,完成东、西灯光站技术改造配件购置费低于1万元,相当于为当时的机场节省近20万元的开支。

  同年,为增强机组工作可靠性,黄标等人从节约费用、保证安全的方面出发,自行设计安装仅2500元但带有手动启动功能的808控制器,省去购买超3万元备用607控制器的高昂成本,增设一组发电机电源,用最低成本实现柴油发电机主备两套控制电路电源功能。

  黄标师傅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早一点的时候,跟绝大多数人一样,初入社会时懵懵懂懂,单凭一颗善于进取、勇于创新、敢闯敢拼的心就去做了。干一行爱一行,从事助航灯光二十多年从未后悔,这支撑我一直为它去努力奋斗。”

  黄标为助航灯光站创造出太多傲人成绩,圆满完成各项安全保障任务,全面达成各项安全工作目标,他先后荣获民航中南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民航中南管理局先进集体、海南省“工人先锋号”、民航总局飞行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团中央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授予的“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一系列光荣称号,得到来自各方的多次嘉奖及充分认可。

  经过岁月的洗礼,种种荣誉加身,如今的黄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充满稚气与朝气的少年,多了一分稳重、谨慎。尽管他现在成为助航灯光站的一名管理人员,但他从不自满,也没有领导架子,依然活跃于一线当中,时常带领灯光站其他共同完成各项重要保障工作,虚心踏实地再美兰机场助航灯光岗位上努力着。“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懂得吃苦,善于学习,才能为机场、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这是黄标工作多年来不变的信仰。

  携手美兰二十四载,用坚持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故事,是所有奋斗一线岗位民航人的榜样。黄标用二十多年的青春,见证美兰机场的变化与发展,同时也见证海南省的成长与改变。他相信,海南的未来一定会像机场夜间的助航灯光一样,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贵州电网全面提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